林则徐主张的“制怒”的思想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2:46:32
非诚毋扰
同志们,为了那点分,脸皮别太厚,别给我一倒霉答案

”制怒”指控制自己易怒的脾气,以平和理智的心态指挥战斗!这是针对愤怒的消极方面而言,也是他所处的环境使然。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控制自己易怒的脾气,以平和理智的心态指挥战斗!

控制脾气拉

呵呵~你一分都不给~还说别人脸皮厚?我看你脸皮就够厚的~不想回答了~~

古往今来,因怒伤身害体的事屡见不鲜。所以在生活中充分认识愤怒的危害性并且善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制怒,就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有以下五法。

一、冷静处理法 在一定的环境中“沉默是金”。当怒火初烧时,要使自己冷静,要戒急、戒气、戒躁,要耐着性子不起高腔、不动武、不失态、不忘形。即使自己完全有理,也要慢慢讲,做冷处理。

二、逆向思维法 一个人怒发冲冠时,往往会片面地、偏激地把对方看得一无是处,这时应来一个逆向思维,要反问一下,对方就真的那么坏吗?就没有正确的地方吗?自己就真的没有缺点和失误吗?这样,静以反思己过,怒火也就熄灭了大半,甚至完全熄灭了。

三、仰效前人法 要学习效仿前人、贤人、哲人那种富于理想、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豁达大度的宽阔胸襟和乐观主义精神。爱国名将林则徐爱憎分明,容易激动,他特地制了一块《制怒》的横匾,随时劝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