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浓度与热容量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9:16:25
是数学建模用,所以不需要很精确,只要“线性”这样类似的描述就可以

系统在某一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个系统在该过程中的“热容量”。如果在一定的过程中,当温度升高ΔT时,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ΔQ,那么在该过程中该系统的热容量为(见图)
热容量的单位是焦耳/开。系统的热容量与状态的转变过程有关。在提到系统或物质的热容量时,必须指明状态的转变过程。系统的热容量还与它所包含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不同过程的热容量不同。

为计算简便,常用水当量的概念,如某系统的热容量与多少克水的热容量相等,即称该系统的水当量为多少克。所以任何系统的热容量在数值上就等于它的水当量。

通常规定,系统吸收的热量为正值,而释放的热量为负值,故在系统吸收热量引起温度升高时,热容量为正值。也有的系统,如饱和水蒸汽,在温度升高时,释放热量,故其热容量为负值。

浓度指某物种在总量中所占的分量。

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

重量百分浓度:一般使用最常用。

体积百分浓度:常用于酒类表示。

体积摩尔浓度:化学常用。

重量摩尔浓度

摩尔分率

广义的浓度概念是指一定量溶液或溶剂中溶质的量;这一笼统的浓度概念正像“量”的概念一样没有明确的含义;习惯上,浓度涉及的溶液的量取体积,溶液的量则常取质量,而溶质的量则取物质的量、质量、体积不等。
业已规定,狭义的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以前还称体积摩尔浓度(molarity),指每升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单位为mol/L或mol/dm3,即:
cB≡nB/V
鉴于溶液的体积随温度而变,导致物质的量浓度也随温度而变,在严格的热力学计算中,为避免温度对数据的影响,常不使用物质的量浓度而使用质量摩尔浓度(molality),后者的定义是每1kg溶剂中溶质物质的量,符号为m,单位为mol/kg,即:
mB≡nB/wA=nB/(nA MA)
其中B是溶质,A是溶剂。例如,m(NaCl)=0.1mol/kg,意即每1kg溶剂中含有NaCl 0.1mol。
不随温度而改变的浓度表示法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