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做做高中化学题.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8:33:45
1.产生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二氧化硫有关的是
A. 臭氧空洞 B.光化学烟雾 C. 温室效应 D.酸雨
2.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是物质所含微粒的数目
C.物质的量就是1 mol物质的质量
D.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
3.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
某气体R,则R可能是
A.NH¬3 B.CO2
C.HCl D.Cl2
4.将灼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为
A.FeO B.Fe2O3 C. Fe3O4 D.FeO、Fe2O3
5.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的原因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B.铝不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C.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铝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小
6.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氢氧化钠 B.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可确定该物质中不含钾元素
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硅可以用做制造变压器铁芯的材料
B.石英玻璃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
C.石墨可用做绝缘材料
D.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8.市场上有个别小商贩用自来水充当纯净水出售(已知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进行消毒),下列试剂可辨别自来水和纯净水的是
A.酚酞试液 B.硝酸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9.下列所发生的反应中,属于酯化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实验室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反应
D.甲烷与氯气混合

1、D(A和氟利昂有关 B和氮氧化物有关
C和CO2 有关 )
2、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
3、A(图应该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由于NHз密度比空气小故用向下排空法)
4、C
5、C
6、B
7、C(石墨是导体,可导电)
8、D(氯气与水反应有HCl生成,HCl和AgNOз反应有沉淀生成,AgNOз可检验Cl-的存在,从而判断氯气是否存在水中)
9、C(A氧化反应~B萃取~D取代反应)
10、A(蛋白质为多肽属混合物 )
11、B(v=△c/△t)
12、D
13、A
14、B(A.CaCO3为固体,应写成化学式,正确的为CaCO3+H+=H2O+CO2+Ca2+;C还有氢氧化铜沉淀
D与A同理,化学式不拆 )

15、C(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只能降价为2Cl-得到的电子数为2NA :B.在标准状况时,22.4L氢气即为1mol,1mol氢气含有2NA个氢原子: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 甲烷的质量比为7 :2)

都是些很简单的概念题,多看点书就会了

一:(D) A和氟利昂等有关 B氮氧化物有关
C和CO2 CH4有关 D SO2有关
二:(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概念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
三:无图
四:(C)
五:(C)原因就是铝在常温就会和空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六: (B)焰色反应是针对元素的 D中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才可以
七: (C)石墨导电
八 (D)酚酞只可以检验碱性溶液 硝酸银可以和氯离子反应
九 (C)A氧化还原 B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