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问题:元好问这两首古诗什么意思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5:14:56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教阴山敕勒川。

大家谁知道“曹刘”指的是谁阿?刘越石是谁啊?最重要的是这两诗什么意思??仅就这两诗将,反映了元好问什么诗学思想??对前代诗歌的评价?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曹”肯定是曹氏父子了,“刘”或许是建安七子中的刘桢
  “刘越石”知道,是西晋的刘琨。原本是个放浪形骸的人物,但在三十来岁抗击匈奴的时候,父母被匈奴所害,国仇家恨激起了他的报国壮志,诗风也由此而变得刚健雄放。他有一句诗可谓人尽皆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不过他的本意不是吟咏爱情,而是被敌人囚禁时写来呼唤旧交重新振作克成大业。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也很容易看得出,是以《敕勒歌》为代表的北朝民歌。元好问推崇慷慨豪迈、壮阔雄浑的诗歌风格,自然对它们是大加褒扬的了。
  其实南朝乐府民歌写得好的也有清新明丽的。像《西洲曲》中的“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携着江南特有的潮湿与润泽,虽然怀人,但那份哀愁仿佛是一层薄雾,并不沉重,相反还透着一股飘逸出尘的秀美。这份灵动是北方诗歌中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的。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金代著名诗人、史学家。祖出北朝魏代鲜卑贵族拓跋氏,为唐诗人元结后裔。生父元德明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喜爱杜诗,推崇苏、黄。继父元格做官于掖县、冀州、陵川、略阳等地,常携好问赴任。其师郝天挺引导他潜心经传、留心百家、刻苦学诗,对其成长影响很大。他七岁能诗,人称“神童”。兴定五年(1221)进士及第,不就选。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材郎,充国史院编修。后又历官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金亡后二十余年间,潜心编纂著述,致力于保存金代文化。元宪宗七年(1257)九月卒。早年有志于经世治国,壮年时曾自负“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但长期的怀才不遇和面对黑暗的现实,使他逐渐清醒,出仕和归隐的内心矛盾开始加剧。遗山涉足于诗、词、文、散曲和笔记小说等文学的各领域,尤以诗的成就为最高。他的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其中反映当时人民饱受天灾人祸之苦的作品,真实具体,富有感染力。其词则被誉为金朝一代之冠,以苏、辛为典范,博采众长,兼有婉约、豪放等诸种风格。后人评赞其词“乐章雅丽,情致幽婉”,“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此处所选八首皆是佳作,其中又尤以两首《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