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钩栏瓦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7:40:51
如题

勾栏即构阑,宋元时演出戏剧、杂耍的场所,因其为栅栏勾连围绕,所以成为勾栏。
瓦肆是宋、元时大都市的娱乐场所。也称“瓦舍”或“瓦子”。有各种杂耍,说唱等文艺演出,也包括书画交易等各种商业活动。汴梁和临安是瓦肆最多最活跃的城市。

汉唐时期,我国封建统治者很重视乐舞杂技。

汉武帝设立专门管理乐舞杂技的机构——乐府。乐府的“雅乐”部负责宫廷乐舞、巡行祭祀音乐的管理,并广泛收集各地民间歌舞,整理加工,创作“新声”。乐府的“散乐”部负责管理不能应用于祭祀、巡礼的民间杂技乐舞。杂技乐舞主要功用是娱乐。它们进入宫庭以后,深受帝王将相的欢迎。为了提高演出水平,汉代设置了俳优职位,把民间优秀艺人搜罗殆尽。

唐高祖设教坊,隶属太常寺,专门管理雅乐以外的乐舞百戏。唐玄宗将教坊从太常寺中析出,“凡祭祀、大朝会,则用太常雅乐;岁时宴飨,则用教坊乐部”。从此,教坊与太常寺各司其职。教坊集中了众多杂技高手。唐玄宗还下令让官府将全国各地的百戏杂技艺人管辖起来,逢有盛会,征调校技,以为国家教坊补充新人。

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使大唐王朝由盛而衰。叛军攻陷洛阳、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教坊艺人死的死、伤的伤、苟活的流散民间。安史之乱平息以后,唐朝统治者曾试图重整教坊,但因国家元气大伤,财力不足,无法恢复旧观。

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兴起,使封建礼教观念更加森严。那时上层社会普遍接受了程朱理学。他们不再像汉唐统治者那样注重本非“雅乐”的百戏杂技。虽然宋袭唐制,仍旧设置教坊,但与盛唐比较,已不成规模。宋代官方组建的百戏杂技主力,全都收录军中。宋代兵制:殿前司分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以及护圣军、神勇军、王选军、策选军、游弈军,共十军。其中,左军和右军,则是演习百戏杂技的重点。左右军艺人由国家按月发“饷糈”。每逢朝会、御宴,都由左右军艺人表演百戏杂技。演出百戏杂技的军中艺人不够时,就雇民间艺人充当。宫廷供奉与民间艺人的界限逐渐消失。就像赵升在《朝野类要》里所说的那样:“今虽有教坊之名,隶属修内习教乐所,然遇大宴等,每差衙前乐权充之,不足,则又和雇市人。近年衙前乐已无,教坊旧人多是市井路歧之辈。”

两宋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商业日趋繁荣,人口不断向大都市聚集。北宋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