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竞技体育对大众体育的促进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2:17:09
求一篇关于在这方面的论文 1000 字 左右

前几天跟几个朋友谈论奥运会的事,我说中国现阶段不适合举办奥运会,引来一阵口诛笔伐。他们说举办奥运会本是可以提高中国国际形象,举国欢腾的时候,冒出来我这么一个不和谐音符。

  吾以为,中国现行的体育发展模式有问题。中国从儿童时期就挑选身体条件优秀的孩子,进行专业的封闭训练。那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很多跟同龄人玩耍的机会,丧失了跟同龄人交流学习的机会。儿童的天真烂漫和创造性,也在枯燥的训练中消磨殆尽。就算以后拿到奥运金牌,这样的金牌价值几何?毕竟金牌只有一个,那些从小就进行体育训练,却无缘冠军的人,长大后如何生存?在他们的世界里除了了训练和比赛,几乎没多少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不是有举重冠军退役后只能当搓澡工的例子吗?这是典型的中国式体育的悲哀!

  同时,俺也了解到美国的冠军之路,跟中国完全不同。美国的孩子要从事什么体育活动,完全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学校里有各种体育活动的俱乐部,有专职的教练,学校与学校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都有一年一度的比赛。通过比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意志品质,文化课程也没有落下。初中有初中的比赛,高中有高中的联赛,大学有大学的联赛,直至顶级的职业联赛。就像美国的NBA,大部分的球员都来自于大学的联赛,他们本身都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很高,只不过是体育上有特长而已。比如,乔丹,来自于北卡大学,奥尼尔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那你听说过姚明是哪个大学的吗?你知道王治郅是哪个大学的吗?中国即便是有,也是退役之后再进入大学学习的。而多彩的童年是无法追忆的。

  其次,吾还以为。中国的体育制度的唯金牌论,是典型的政绩工程。考核各省的体育官员工作成绩的标准不是各省的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不是地方普通市民的身体素质,而是各种全国比赛,国际比赛拿的金牌数量,这必然导致地方体育官员,不管地方老百姓的体育素质,而只顾培养拿金牌的机器。这样的金牌又拿来何用?就算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数量超过美国,难道就代表中国人的整体体育素质就超过了美国?听说,为了跟北京奥运会让路,刚开始3年的中超足球联赛要南北分区。这是典型的倒退,联赛这个根都没了,还谈什么体育运动?怎么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既然叫运动得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对吧。

  再者,美国之所以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