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女儿墙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1:47:43
公司是做外墙外保温的,想了解下其中涉及的女儿墙是什么意思,麻烦了解的朋友告知,谢谢!

建筑工程中女儿墙指的是建筑物屋顶外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依建筑技术规则规定,女儿墙被视作栏杆的作用,如建筑物在10层楼以上、高度不得小于1.2米,而为避免业主刻意加高女儿墙,方便以后搭盖违建,亦规定高度最高不得超过1.5公尺。
  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
  女儿墙的高度取决于是否上人,不上人高度应不小于800mm,上人高度应不小于1300mm。

女儿墙就是外墙高出屋面的部分,在古代外国的平屋顶是没有女儿墙的,后来因为一个小女孩从屋顶掉下去死了,她的父亲将外墙提高,在屋面上起到防护作用,人们把这个就叫做女儿墙。

女儿墙是建筑墙体中的一种形式,最早叫做女墙,又叫女垣,实际名称为压檐墙,民间称城垛子,是一种高出屋面和城墙的矮墙。
从建筑形式上讲,女儿墙是处理屋面与外墙形状的一种衔接方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防护用墙。女儿墙的来历非常有趣,据民间传说,在古代时,大户人家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随便出门,在屋顶和墙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墙,而女孩子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却又禁不住外面世界的精彩和诱惑,于是便悄悄地攀上屋顶或高墙上,隔着那道矮矮的防护墙向外眺望,久而久之,便被人称作女儿墙了。女儿墙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有实心墙和带了望孔的。
还有一种说法
清朝时也有一则扈巧云“替父修墙”的传说。这“墙”,就是沈阳城德胜门的“女儿墙”。
想当年,老罕王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沈阳后,立即下诏扩建新城。改建新都时,是采用“周易八卦”之说进行的。城门由原来的四个增加到八个,而且要在每座城门上都建一座城楼,城周垛口修六百五十一个。后来,努尔哈赤没有等到竣工之日便撒手西归了,这座城池便由其子清太宗皇大极继续修建完工。
令人奇怪的是,六百五十一个垛口唯独德胜门(大南门)城楼上的六十个垛口比其它七个城门上的垛口少一层青砖.足足矮了二寸还多。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努尔哈赤嫌城墙修得太慢,便下令四处抓丁增夫,结果盛京城方圆百里的男子都被抓来修城。城南六十里外有一对父女俩,父亲六十多岁,年老体弱,长年卧病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