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两极格局时期中国的外交?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4:13:12
各位拜托啊!~~~~~~急用~~~~~~~~
是“两极格局时期”

两极格局时期中国的外交:

1、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

背景:
①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
②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中国。
③苏联等国家承认中国。
④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内容: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和审查签定的条约,建立新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取缔特权,与西方国家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③“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这是由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的。当时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包括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和军事上包围,使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能依靠苏联。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苏联的帮助之下,在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经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并开始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周总理在1953年底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和不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的保证和前提,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则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日内瓦会议(1954年)
作用: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会上起的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4、亚非会议:1955年,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亚非会议也称万隆会议,这次会议上中国“求同存异”的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会后与许多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