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全年地下1-10米,温度变化概况,详细点,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9:54:15

季风监测

2005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6候爆发,比常年偏迟2候。南海夏季风爆发后至 6月第4候期间,对流层低层(850hPa)的西南风一直维持在华南地区,并较常年同期偏强。6月下旬,随着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速北跳,西南季风前沿推进到黄淮地区。8月中旬,假相当位温的340K等值线迅速南撤至30ºN附近,并在9月中旬前维持少变。9月第6候340K等值线撤离南海地区,表明暖湿气团主体已撤出我国东部地区(图3)。同时在9月第6候后,对流层低层南海季风监测区内的西南风也稳定转为东北风。2005年南海夏季风于9月第6候结束,结束时间接近常年。

2005南海夏季风的强度指数为-1.42,较常年偏弱。其中除5月6候至6月3候和8月2候至8月3候两段时间内南海夏季风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外,其余大部分时段的南海夏季风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弱(图4)。从我国东部降水的时间演变来看,在7月之前多雨区主要在华南地区,7~9月多雨区则主要位于淮河流域。

图3 850hPa 110~120ºE平均假相当位温(单位:K)时间-纬度剖面

Fig.3 Latitude-time section of zonal averaged (110-120ºE) potential

pseudo-temperature (θse) (Unit: K) at 850hPa

图4 南海监测区纬向风强度指数变化(方框为气候平均值)(单位:米/秒)

Fig.4 Variation of zonal wind index over SCS (Unit: m/s)

积雪监测

2005年,北半球积雪面积总体上较常年明显偏小,其中欧亚地区积雪面积较常年略偏小,中国地区积雪面积较常年明显偏大,青藏高原地区积雪面积较常年略偏大(图5)。

2004/2005年冬季,整个北半球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略偏大,其中欧亚大陆、中国和青藏高原地区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大。45oN以北的欧亚和北美洲大陆高纬度地区大部积雪日数达75天以上。中国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和青藏高原东部、西亚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