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种生物的生命长短是不一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6 06:00:40
各位高手解解难吧~!

第一,新陈代谢速度不一样。
第二,与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长度有关。
第三,与生存能力有关。
下面分条解释。

第一个原因:
新陈代谢速度与生物遗传有关,种类不同,新陈代谢速度也不一样。

第二个原因(最根本的):
染色体端粒的长短,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端部的特化部分,防止染色体粘连在一起,维持染色体的稳定。若使用X射线将染色体打断,断端不具备端粒,则具有黏性,将导致染色体之间互相连接成还状,形成各种畸变染色体。端粒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核苷酸组成,进化上高度保守,从真核生物中的最原始的原生动物,真菌,植物,动物,其端粒碱基序列都很相似,富含G碱基(鸟嘌呤),人的端粒碱基为TTAGGG,端粒DNA的复制依靠端粒酶完成,正常体细胞缺乏端粒酶,染色体每复制一次,端粒DNA就减少50~100bp,与细胞衰亡成正比,因此,正常细胞只能复制50次就死亡了。而癌细胞和生殖细胞富含端粒酶可以保持不死而无限复制。
由于人体细胞总数是个相对稳定的数字,在理想的没有疾病的情况下。当机体内所有细胞全部完成50次左右的复制后,染色体端粒消失,导致染色体发生畸变,因此导致机体死亡。下面有人(thb0000)说胎儿有端粒酶是不对的,正常的体细胞皆缺乏端粒酶,仅有生殖细胞和癌变的细胞有端粒酶,在复制的时候可以保持其端粒长度不便,从而维持细胞的不死性。
因此,染色体端粒的长短决定了生物的极限生命。据测算,人类的生命大概是125岁左右。刚才提到的新陈代谢速度的影响,其实质上就是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因为每个细胞分裂次数约为50次左右,因此,倘若一个生物细胞周期长,那么完成50次的分裂的时间也就长。
第三个原因
疾病以及其他生存因素,疾病可以摧毁正常机体,因此,疾病加速了机体的消亡。以及其他意外死亡不在寿命的讨论之列。

部分词句引自《医学细胞生物学》 同济医学院 余从年主编 科学出版社

生命的长短不一,其实在它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每个生命在寿终正寝的时候,它的心脏(有心脏的生物)跳动的次数正好接近30万次。所以,生命的长短就很好解释了。比如在大草原上的羚羊,生活的环境所迫,经常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心跳速度非常之快,所以羚羊的生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