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拔贡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0:55:19
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职

楼主专问清朝末年的拔贡。
清末,1902年废除八股文,继而又在1906年彻底废除科举制度。但此时仍有大批原本依靠科举制度生存的读书人。为了给予出路,在科举停止后,仍对生员进行优贡、拔贡。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

拔贡
bá ɡònɡ

明清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

清制,初定六年一次, 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
参考资料:清·福格 《听雨丛谈》卷五;《清史稿·选举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