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原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2:50:49

第一,弱势群体问题的日益严重,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的行为准则。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在一个公正的社会里,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决不受制于 政治 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在 现代 市场 经济 条件下,社会分化的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市场竞争 规律 总是倾向于优胜劣汰,产生社会成员的贫富两极分化;而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 发展 在加速财富积累的同时,也迅速扩大了贫富的差距,产生“马太效应”,从而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进一步集聚于那些强势群体的手中,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现代意义上的公正,首先就表现在生存权、就业权、受 教育 权和社会保障权等基本权利。“只有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予以切实的保证,才能够从最起码的意义上体现出对个体人缔结社会的基本贡献和对人的种属尊严的肯定,才能够从最本质的意义上实现社会发展宗旨亦即以人为本位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才能够从最实效的意义上为社会的正常运转确立起必要的条件。”因而,以低收入和贫困性为典型特征的弱势群体的问题,首要的就是违背了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平。

第二,弱势群体的存在及其贫困化,也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然而,弱势群体的存在及其生活的贫困化,违背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的牺牲作为代价或成本。所以,邓小平同志主张共同富裕,他说:“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观”,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弱势群体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重视。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的队伍日趋扩大化以及弱势群体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不仅违背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也不符合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观”。

第三,弱势群体问题如若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则势必会 影响 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如前文所述,弱势群体是由社会中的贫困人口和潜在贫困人口组成的脆弱群体,其生活压力大、经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