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何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9:05:02

1.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我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有限,大规模外流使农村劳动力由闲置资源变为财富,有效地减轻了流出地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经营大户的流转与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改变劳多地少、务农收入过低的状况。
2.增加了农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出务工对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对南雄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外流劳动力增加的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另外,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也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3.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定性,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就业转移的稳定性,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
4.产生广泛的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般都流向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资金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回到故乡参加经济建设,创办乡村企业或发展成种养大户,既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带动其他农民致富,在农村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思想解放、观念较新,生活方式也与农村不同,对周围农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