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坞有些啥特色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8:38:42
我了解那边好象有不错的农家乐,不知怎么样?希望达人提供信息,谢谢!!!

梅家坞,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腹地,云栖西二公里的琅砀岭北麓的山坞里, 四周青山环绕,茶山叠嶂;生产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龙井茶叶。

  二十三、梅家坞

  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还是茶名。就茶来说,龙井产在西湖之西的西山之上,所以全名“西湖龙井”,若再按产地细分下来,龙井又有“狮”、“龙”、“云”、“虎”、“梅”五种,狮乃狮峰山,龙是龙井村,云是云栖道,虎是虎跑泉,这梅便是梅家坞了。

  在杭州,和西湖同等吸引我的地方,便是梅家坞。梅家坞的名气并不是很大,很多外地人知道龙井,却不知道梅家坞。而我之所以放弃游人趋之若鹜的龙井村而转向梅家坞,也是因为总理与梅家坞曾有过的那段不解之缘。

  总理来梅家坞时,还没有梅灵隧道,梅家坞只是杭州近郊大山里的一座小村落,梅家坞人世代以植茶、采茶、炒茶、卖茶为生。总理当年便是为茶而来。1957年,他因陪同外宾而第一次来到梅家坞,参观茶农炒茶时,外宾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炒茶要用手工而不是用机器?”没有人能够回答,包括当地的干部和茶农自己,总理笑了,他说:“炒茶是要靠茶农的手工经验和技术的,因为茶是一种艺术品。”

  茶是一种艺术品——总理是多么懂茶、爱茶的人,所以他注定与茶有缘,与梅家坞有缘。

  自那次起,总理先后五次来到这个小小的茶村,并把这里当作了他农村工作的两个联系点之一。他熟悉了这个小茶村的一户户农家,他叫得出他们的名字,跟着他们上山去采茶,建议他们用电炒来代替火炒,以免被柴火熏烤,他还带来了更多的外宾,苏联人、柬埔寨人、斯里兰卡人……从此,梅家坞的美名、龙井茶的清香,飘到了南亚、飘到了欧洲、飘过印度洋……

  梅家坞人一直记得总理对他们的好。总理去世后,将骨灰撒在了江河大地上,梅家坞人欲祭无碑,便自发的将总理当年与村民谈话的那间屋子建成了总理纪念室,保留了总理坐过的凳子,用过的桌子,直到今天。

  2000年,从灵隐到梅家坞的梅灵隧道开通,大大缩短了梅家坞与外界的距离,如同给梅家坞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将梅家坞推进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往日平静的小茶村顿时喧嚣起来,遍地茶楼林立,车水马龙。但,让人们欣慰的是,巨变中的梅家坞人却依然没有忘记似乎渐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