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为什么会那么成功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3:44:45
我想要他关于经商方面的言论,谢谢。

出身贫寒的松下,年轻时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这家工厂人事主管看着面前的小伙子衣着肮脏,身体又瘦又小,觉得不理想,信口说:“我们现在暂时不缺人,你一个月以后再来看看吧。”
这本来是个推辞,没想到一个月后松下真地来了,那位负责人又推托说:“有事,过几天再说吧。”隔了几天松下又来了,如此反复了多次,主管只好直接说出自己的态度:“你这样脏兮兮的是进不了我们工厂的。”于是松下立即回去借钱买了一身整齐的衣服穿上再来面试。负责人看他如此实在,只好说:“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要你。”
不料两个月后,松下再次出现在人事主管面前:“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有关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来弥补。”这位人事主管紧盯着态度诚恳的松下看了半天才说:“我干这一行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像你这样来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
下是松下幸之助这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打动了主管,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并通过不断努力逐渐成为电器行业非凡的人物。
松下的成功告诉我们。失败不仅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机会,它使你找到自身的欠缺,不轻言放弃,补上这一课,就成功了.

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可能是最早在中国社会引起关注的日本企业家。而最初的兴趣,是由1980年代以来市场上录像机、彩色电视机——无处不在的“National”引起的。后来品牌统一选用“Panasonic”,大多数人一时间几乎适应不过来。

的确,松下电器公司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

1978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出访日本,期间参观了两家日企,一家是日产汽车,另一家就是松下电器。

据说,74岁的邓小平与83岁的松下幸之助谈得很是投机。其后的两年间,老松下先后两次访华,松下公司对华直接投资陆续展开。他本人的商业理念、用人之道在1980年代的中国成为东方商人的典范。

事实上,作为20世纪最优秀的领导者之一,松下幸之助得到了多种不同文化的认同:在日本,他被尊为“经营之神”;在西方社会,他的照片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跻身世界级企业管理天才的行列。

可以说,他的创业过程中汇聚了多元化的成功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