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者不怪在我国法律中是否有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1:41:32
RT,
如果无效
那通常是如何处理(联系以人为本的话)

当然无效,有的人不知道偷窃是犯罪,但他如果进行偷窃活动的话照样要受到法律制裁,不是你不知道就不犯罪,这不是以个人的主观来论断的

无效

不实用于我国的法律,我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法律上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量刑上可从轻处理,或免于处理,还有予以嘉奖的人性话处理,
1:比如是从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事件中虽然不免在无意中触犯了法律,那是不可能给其定罪,还会给其嘉奖的,
2:在自卫过程中,对方严重犯法,涉及个人安危,但自卫过重,至犯罪分子死亡可视为过失犯罪,即可从轻处罚,
3:在自卫过程中,对方严重犯法,涉及个人安危,但自卫过重,至犯罪分子受到伤害,但是没有较重后果,那就可以免于处理,
以上仅供责任认定的一个条件,并不构成完全免责的理由,

法律没有“不知者不怪”的规定或解释:只要你有了相应的行为,就得负相应的责任!但其做为其事实的成立,一般犯罪要由犯罪的四个特征:“犯罪主体、主体构成要件;被侵客体、客体构成要件”组成;而民事则由被侵事实的存在及相关责任主体所形成……具体的“知与不知”,仅仅做为责任事实认定的一个条件而已,它并不能全部免除责任的承担或义务!

并不绝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