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人常常有高血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1:11:46
为什么老人常常有高血压?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后果??

高血压的定义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世界各国的患病率高达 10%~20%,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是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迄今尚未阐明,普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环境因素参与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80 年代X 综合症提出以后关于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血压的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增强交感神经活性、钠潴留、抑制血管舒张因子的释放、增加血管收缩因子的释放等,从而使血压升高。
临床实践表明轻型高血压如果不给予及时治疗,不是没有危险,在9-10年之后,约计10%的患者会死亡,50%左右的病人并发左室肥大、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病、心脏及肾功能障碍,重型高血压,即舒张压在14.0千帕(105毫米汞柱)以上者,5年之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者占50%以上。

血压高低也会影响病程进展速度,当舒张压低于1.73千帕(130毫米汞柱)时,如果治疗及时,血压控制比较理想,就可能会延缓心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如果舒张压超过1.73千帕(130毫米汞柱),又得不到合理的医治,特别是合并心脑、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时病情将会很快恶化,出现心脑肾等脏器功能衰竭,衰竭的脏器往往又会使血压上升,恶性循环,若在不及时医治,病人往往在6个月左右时间内死亡。这说明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的重要性。

血压高低也会影响寿命,血压程度越高,相对病死率也越增加。有资料表明,以男性30-39岁组为例,当血压为17.3 / 12.70千帕(130/90毫米汞柱)时,死亡的危险性比正常人的增加1.4倍;如果血压增至18.7/12.7千帕(140/95毫米汞柱)时,增加2.5倍;当血压为20.0/13.3千帕(150/100毫米汞柱)死亡的危险性增加5倍之多,由此说明,若及时正确地降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