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不出窝边草,好马不吃回头草~~最早出现在何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1:18:30
麻烦再告诉我具体是什么意思?谢谢

兔子不吃窝边草”,表层意思是兔子不吃自己窝旁的草,有自我保护在里边,还有“早晚是自己的”一种坦然。(实际上,兔子出了窝就吃,它才不管窝边不窝边呢。)
但是,人们引用这句俗话,是取它“与邻为善”的引伸意。告戒人们,别在家门口上做不应该做的坏事。最重要的原因是一般生物对自己的安全都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窝边草”的确是有保护自己巢穴的重要作用,所以绝不能吃。否则露出了巢穴,被其他食肉类动物发现了不是坏事了吗?
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提醒人们,不要做实际上有损自己实际利益的损人之事。 好运!!!

“好马不吃回头草”的典故是说良骥走出马厩奔向宽阔无垠的草原,一眼便能瞥见鲜美可口的嫩草,于是就沿着一条选定的线路吃下去,直吃到肚大腰圆地把“家”回,而绝不会东啃一嘴,西吃一口,丢三拉四地再回头去补吃遗漏的嫩草。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身后的草都不好,也并不是所有眼前的草都是好草,只是良骥会很仔细吃掉眼前的草,就没有‘回头草’而言了。很多时候人们用这句话只是为自己找个借口。不过属于中性谚语,不褒不贬。

不知从何时起,“好马不吃回头草”成为人们一贯的行为准则。细察它的出处,大概是说一群马在草地上争着吃草,掉头吃剩下来的草的,大抵是竞争能力弱的了,抢不过别的马,才去吃回头草,这或许便是好马不吃回头草的本意了。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选麦穗的故事。在一片麦田旁,三个人被告知只有一次选择一颗麦穗的机会,且不准走回头路,看谁选的最大。第一个人刚下麦田,就兴冲冲地选择了一颗看起来还算够大的麦穗;第二个人下田后,走走看看,以了解麦子的长势,然后差不多走了一半,便选择了一颗他认为最大的麦穗;第三个人估计是位足球爱好者,牢记着贝利那句“最好的进球是下一个”的名言,一直在麦田里走啊走,总觉得后面还有更大的麦穗,结果已经走到了麦田的边上,没办法,只好就近随便摘了一颗麦穗了事。从这个故事看来,第三个人显然最辛苦,也最接近于“不吃回头草”的“好马”。估计可能因为是匹“好马”,能走更远的路,所以不回头,结果那颗最大的麦穗只能留在回忆中。
由此看来,“吃不吃回头草”并不能作为衡量其是否为“好马”的标准。就拿职场来讲,比如说你原来在一家单位干得很不错,领导也很赏识,可你却基于各种原因,跳到了另一个单位,后来却发现这个单位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