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容易发怒的人对身体有什么坏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9:24:05
年龄近50岁,经常容易发怒。对身体有什么坏处阿?怎么才能预防发怒?
注:经常喝酒的人。

如果你希望健康快乐地生活,那么就敞开心胸吧;如果你希望长寿百年,千万不要发怒。健康谚语说得好,“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发怒对健康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中医认为,怒生于肝,肝气旺的人容易发怒,如《内经》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发怒会导致人体气血运行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中风、头痛、昏厥、吐血等疾病,严

  重者还可能因暴怒而断送性命。意愿和活动遭到挫折而产生的勃发粗暴的情绪,可以分为愠怒、愤怒、大怒和暴怒等,这些都是有害健康的负面情绪。

  研究发现,人在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跳明显加快,每分钟可达180~220次,有的甚至更快,同时血压急剧上升,所以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人,发怒时常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发怒时的呼吸也比平时快,一般人每分钟16~18次,而愤怒时增快到每分钟23次左右。这样肺从血液中吸取的二氧化碳,就会超过身体所制造的二氧化碳量,出现手指麻木的现象。研究证明,人在发怒的时候唾液成分会发生化学变化,胃出口处的肌肉骤然收缩,整个消化道处于痉挛状态,因此进食时感到味道变异,饮酒觉酸,还会有腹部疼痛等不舒服的感觉。

  那么,生活中如何才能制发怒呢?

  (一)充分认识发怒带来的不良后果。发怒时可造成心血管机能的紊乱,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脑血栓或心肌梗塞,以及高血压思者的猝死。当要发怒时,首先想想于自己健康极不利。

  (二)有意躲开"触媒",有意识地撤火。人在愤怒时,往往大脑皮层中出现强烈的兴奋点,并且它还会向四周蔓延。为此,要在"怒发"尚未"冲冠"之际,善于运用理智有意识地去转移兴奋中心。比如,有意躲开一触即发的"触媒",即争吵的对象、发怒的现场,去到其它的地方干点别的事情。

  另外,还可以采用有意"撤火"办法,强制自己,忍着不作声。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劝人争吵时,舌尖在嘴里转十圈,等到心平气和时,气头过后再解决矛盾的"冷处理",千万不能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