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7:56:30
“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和拒斥,曾经是划分近、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有些现代西方哲学家和哲学派别甚至把拒斥一切“形而上学”当作其哲学的出发点。必须承认,这种拒斥对于摆脱传统哲学的思辨性和独断性,促进哲学和科学领域内的思想解放的确起过一定积极的作用。然而,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和哲学派别相继陷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困境,他们越来越发现如果继续简单拒斥“形而上学”,他们的理论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就会失去必要的支撑点,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意义将被完全否定。这不仅对人的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害,就是对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极为不利。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许多西方哲学家提出要重建“形而上学”。 ”这是摘的一段材料。就后文说简单拒斥形而上学会出现问题。那么我想问形而上学的意义何在?为什么排斥形而上学就会出现文字最后所说的严重后果?

我想这里应该有你想要的
http://www.tianyabook.com/zhexue/xingershangxue.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7583.htm

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

“形而上学”作为哲学名词有两种涵义:(1)从黑格尔开始,把它当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来使用,但真正揭露其本质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2)指一种研究感官不可达到的东西即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这一用法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著作中即已出现,至今仍流行于西方哲学家之间。

近代唯心主义者(如马赫主义者)常用“形而上学”一词来攻击唯物主义,说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超感觉、超经验的虚构。在哲学史上,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形而上学有时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有时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但从本质来说,形而上学同唯心主义有着密切关系。

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是关键词之一,主要指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哲学2500左右在西方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核心部门(把形而上学看作是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的方法,不是主要的用法,可以忽略不计)。

http://www.tianyabook.com/zhexue/xingershangxue.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