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探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9:08:01
关于这些方面的资料。急,要交论文了。
什么都还没有准备。

为全面深入探讨金融风险防范问题,“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将于本月18日—19日召开。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以及美国衍生品交易委员会、芝加哥清算银行等海内外金融机构专家将就金融风险防范问题进行交流。

  但随着中国汇制改革的加紧进行,汇率风险更引起中国金融主管部门的关注。有关金融专家建议,中国政府应尽快研究制订一部《金融危机应急法》,来确保中国的金融安全。

  风险升级

  事实上,8年前(1997年)的4月13日同一主题的会议也曾召开。3个月后,亚洲金融危机率先在泰国爆发。“那是一次带有预言性的会议”。9年前,类似的课题也由张海鱼等人研究。

  “我们打算用一年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张海鱼透露,课题组共有14名成员,都是来自中国金融高层和权威金融专家,他们将对商业银行、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三大领域开展研究。

  在张海鱼看来,中国金融风险根源于金融体制不完善。因此他领导的这项研究主要从金融体制入手,分析金融风险类型、产生根源和与金融体制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金融体制改革来防范金融风险。

  “触目惊心!”张海鱼这样形容中国的金融风险。中国银行业有高额的不良资产,证券公司50%濒临破产,亏损超过1000亿元……

  立法防危机

  在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助理研究员崔峻岗看来,汇率风险是银行未来面临的主要风险。

  5月27日,中国与韩国和日本的三家中央银行在《清迈倡议》基础上进一步达成共识,分别签署货币掉期协议。这一举措将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帮助各国中央银行应对收支困难。

  但有金融专家警告,这种国际合作比较松散,并不能有效抗衡国际投机力量,东盟曾有类似的货币联盟,可在亚洲金融危机来临之时却不堪一击。

  这位金融专家指出,比较而言,中国制定一部《金融危机应急法》,可能是防范金融危机的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路子。

  他介绍说,亚洲金融危机时,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为阻止本国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关闭了国际投机资本进出的资本账户。由此,马来西亚面临空前的国际舆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