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板胡演奏技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7:32:40

板胡的历史
板胡于明末清初在胡琴的基础上出现,因琴筒上蒙木板而得名。
板胡:又称“梆胡”、“秦胡”、“胡呼”、“大弦”和“瓢”。是梆子腔、乱弹
腔各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用于曲艺伴奏,如兰州鼓予、道情。
板胡是明末清初伴随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乐器。因琴筒胶以
薄木板而得板胡之名,至今已有30O多年的历史。
板胡音色明亮、高亢,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地方戏曲和说唱伴奏,是深受我国人
民喜爱的拉弦乐器。
几百年来,板胡流行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各地,为多种地方戏曲和曲艺所吸
收,在河北梆子、评剧、豫剧、山东莱芜梆子、吕剧、晋剧、郿鄠、秦腔、蒲剧、兰州
鼓子和陕北道情等伴奏中,都占有主要地位,其中以陕西、甘肃和山西等省最为普遍。
现在,板胡已成为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特色乐器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独奏乐器
,并为歌剧、民族歌舞和声乐伴奏。在地方戏曲和曲艺伴奏中,各地区的板胡又都善于
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板胡独奏曲有《灯节》、《赶路》和《大姑娘美》等。
板胡的结构
板胡的结构绝大部分和二胡相同,主要区别在琴筒和千斤上。
板胡的结构绝大部分和二胡相同,主要区别在琴筒和千斤上。
琴筒又称瓢,是板胡的共鸣箱,呈圆筒形,用坚硬的椰子壳做成,也有用木质、铜
质或竹质的,七十年代以后还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琴筒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
,能使音响共鸣集中并造成板胡的特色。瓢大发音低沉不宏亮,瓢小则发音尖啸刺耳。
琴筒前口不蒙皮膜而胶以桐木板。它是板胡音色优劣的关键,以用木质松软、纹理顺直
、匀密、无痕节和水渍的梧桐木为佳。筒后口有的敞口,有的开五个音孔,呈金钱眼状

琴杆用红木、紫檀木或花梨木制作,以贵重的乌木为好,琴杆为圆柱形,上端是琴
头,呈方形,开有弦轴孔。琴杆不宜过长,过长会有碍发音的优美,并加宽了指位,不
便运指和掌握音准。
弦轴多用琴杆木料或黄杨木制成,表面开有辩纹,装在琴杆同一侧面。目前大部分
板胡已用木柄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