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管子》中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8:06:34
快!~
开头是: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诗文翻译】

大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百姓富裕就容易统治,百姓贫穷就难以统治。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百姓富裕就能安心地生活在家乡并且重视自己的产业,安心地生活在家乡并且重视自家的产业就尊敬官吏害怕犯罪,尊敬官吏害怕犯罪就容易统治。百姓贫穷就不安心生活在家乡,并且轻视自家的产业,就敢于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就难以统治了。所以太平无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富裕,动乱多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贫穷。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

【图示导读】
这篇短文为了讲清“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道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讲“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紧接着从另一方面讲“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从这两个方面作了鲜明的对比后进行总结“治国常富,乱国常贫”进而得出“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的道理。
参考资料:http://219.226.9.43/Resource/XX/XXYW/YWBL/XXSJDGWBS/s001a059zw_0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