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的英雄少年,如不言放弃的马健得得这类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3:26:45

最后离开危险的教室——记北川抗震救灾优秀少年李剑波
新华网绵阳6月28日电(记者苏万明、牛晓民)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初三学生李剑波,地震中舍弃最先逃生的机会,在教室门口坚持到最后一个同学撤离,震后还坚持救人和照顾受灾群众,成为当之无愧的“抗震救灾优秀少年”。

5月12日下午,民族中学老师宋青青正在给李剑波所在的初3(三)班上英语课,当时班里有61名学生。突然,教室里一阵晃动。宋老师以为这只是一场小地震,因为这种情况在禹里乡很常见。但她还是立刻组织学生躲到了课桌下。“可是这次摇动没像以前一样很快停下来。”她说。紧接着,“当啷啷”玻璃摔碎的声音四处乱响,教室外黑烟升起。她意识到来了大地震,立刻招呼学生撤离教室。

这时,学生们开始纷纷夺门外逃。但房屋的摇晃使不少人摔倒了,有的女生则吓得瘫软在地,宋老师也被掉落的砖头砸破了头部,头上满是鲜血。李剑波的教室在教学楼(共三层)二楼的最左边。当时他正在最前排的座位,而且靠近门口,本来可以最先逃出教室。但李剑波没有那么做,而是站在门边,叫能跑的同学赶紧撤离,或者把摔倒或瘫软的学生一个个推出门外。

撤离时,班上的两位女生周丽君、唐颖也被砖头砸破了头,当时已快休克了。李剑波招呼几名男同学,把她们架出了教室。

直到教室里已经没有别的同学了,李剑波才敏捷地跑出教室。刚跑下楼梯,楼梯便在他身后轰然倒塌。他回头一看,只见教室的门窗玻璃全碎了,教室外的栏杆也倒了,教室的门已经全部弯曲变形,整座教学楼摇摇欲坠。

刚跑到操场,李剑波就和几个男同学把周丽君、宋老师等伤员送到了医疗点进行包扎,然后送回学校操场。这时,操场上聚集着许多师生和附近的群众。

“震后七八天时间里,李剑波一直没有停止搜救伤员和给操场上的群众服务。”语文老师刘福音说。刚把学校的伤员从医疗点送回来,李剑波马上带上几名男同学,到乡政府等地找了一些食品、水和篷布,搬到了学校操场上。然后,他们开始帮助老师搭简易帐篷。从地震发生时一直到当晚十二时,一直没见李剑波吃过一口饭。深夜,李剑波还主动要求帮助老师执勤,巡逻了一个通宵。

李剑波的班主任李生奎,一直参与了当地的救援活动。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