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试排名称谓怎么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3:47:00
古代第一不是状元么?.第二是榜眼,第三是探花,^那第六呢?.

答: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分为
1.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2.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3.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4.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一甲(一甲就只有三名,赐进士及第)

传胪不只有第四名这么叫,二甲第一名叫传胪,三甲第一名也叫传胪.

从第四名开始(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名额不定

再往后赐“同进士出身”

这就是明清科举的排行.

而“会魁”“会元”“解元”不是进士考试的排名,会魁和解元是乡试第一名的称号(举人考试,比如唐伯虎就称唐解元)

“进士”是一个统称,会试录取后都称为“进士”

明代科举考试有以五经取士一法,每经各取一名为首,名为“经魁”,这不是科举的排名。

“举人”是通过乡试考生的统称

“秀才”是通过院试考试后考生的统称,也叫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