蜒蝣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2:32:04
滑滑的,粘粘的,这东西怎么来的?

你说的是蛞蝓吧,他又名蜒蚰,俗称鼻涕虫,其种类很多,分布很广。我国有数十种,多分布于长江流域,日常生活中最多见的为黄蛞蝓
黄蛞蝓形似蜗牛而无外壳,体色黄褐色,有零散的浅黄色斑点,体背前l/3处有一
椭圆形多皱褶的外套膜,外套 膜内壁布满血管,头上有二对 触角,眼长在大触角的顶端,口腔腹面有一角质齿舌,适于刮取和磨碎食物,它通过外套膜进行呼吸,它的肌肉组织中有非常丰富的腺体,分泌一种淡黄色胶状液体,可防止体表干燥、机械磨擦、化学刺激及作为其他方面的防御工具。
黄蛞蝓畏光怕热,昼隐夜出,白昼多隐藏在阴暗、潮湿、多腐植质的住宅、地下室、厨房、庭院、菜园、石块和落叶下、土和石缝隙等处,黄昏后开始活动、觅食和繁殖,夏季午夜活动最盛。它食性杂,尤喜幼嫩多汁的植物及地衣菌类.危害蔬菜瓜果和花生、棉花的枝叶等。小小的蛞蝓,历史上也有数万倾农田被侵害的事例,它是一种农业害虫,也是家畜、家禽和某些野生动物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它进入人生活区,啃食饭菜、书报,污染器皿用具,所到之处,地面、墙壁、物品,到处留下一种淡黄色的粘液,粘液干燥后呈现丝丝发亮的痕迹,令人作呕。
黄蛞蝓的防制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首先从环境防制着手,使环境变干燥,经常检修住宅、水管、下水道、阴沟、排除积水,搞好环境卫生,清除杂物,清除碎砖乱石及杂草,以减少黄蛞蝓的孳生地。
黄蛞蝓的防治可用其喜食的瓜果施于其出没处集中诱捕,但必须傍晚后(最好近午夜时分)进行。防治药物过去用5%煤酚皂溶液、熟石灰、生石灰喷洒或布散于蜒蚰体及其出没场所,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煤酚皂溶液特效短,石灰也需3~4日换一次。民间采用食盐防制,效果也很好,但食盐用量大,蜒蚰死后化成一堆黄色粘稠的液体,既让人看了不舒
服又不易清除。国外采用蜗牛敌(Meba即多聚乙醛)和丁蜗锡(TBT0即氧化双三丁基锡)等药物拌米糠、玉米粉傍晚施于蛞蝓出没处,但该两药物毒性高又不经济。上述杀灭蜒蚰方法种种,都能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它们不是不安全和不经济就是使用不方便,都不甚理想。现经研究发现,医用的磺胺结晶粉(氨基苯磺酰胺)和速灭威;灭蜒蚰有很好的效果,且方法简单,可将其拌入蜒蚰爱吃的食物(如米饭、瓜果等)傍晚置于其活动场所,次日,在投药区周围就能见到很多干缩死亡的蜒蚰,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