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举例说明什么是吉芬商品,并说明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3:09:01

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又称为季棻财,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价格如果上升,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形式上说,如果假设商品i的需求函数为,其中为经济中的价格向量,w为消费者的收入。则,如果消费者对于商品i的需求满足以下条件,则称对于消费者来说,商品i为吉芬商品,

我们知道,价格的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替代效应和财富效应的总和。这里,商品i的自我替代效应为非正,因此会减少需求,但是从结果得知这里的总效应为正(价格上升导致的需求为增加),因此,财富效应为正,并且大于替代效应。这里的财富效应为正是指斯卢茨基方程右边第二项为正,这意味着


也就是说,财富的减少会导致需求的增加。由此看来吉芬商品是劣质商品。

综合上述说明,吉芬商品可以看成是财富效应非常大,以致大于替代效应的劣质商品。

  吉芬商品存在吗?

  “吉芬商品”这个术语是每一个经济学人都熟习的词汇。它现在的含义指得是一种需求量在价格上升时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的反常现象。

  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将这个“吉芬现象”最先列入经济学的典籍,但是,就我手头的资料来看,吉芬现象有两个版本,一个说是“土豆”,一个说是“面包”。单单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吉芬爵士这个人是实实在在的历史存在,吉芬现象也更像是一个“传说”而非科学事实。或许经过一番考古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得到吉芬到底当时观察的是土豆还是面包的结论,但是,这个并不重要,因为无论是土豆还是面包我们都可以将之放在“商品”的地位来对待,单单从经济学对此案例的引用和经济学自身的理论来看,吉芬现象是不存在的。

  为何出此奇谈怪论?看官不妨沉住气慢慢看下去。

  为了解此谜团,我们不得不详细回顾一下经济学关于“需求量”的概念。一本教科书上是这样讲解“需求量”概念的: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还有从价格和需求的一般关系进行描述的:一种商品的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或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市场上,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