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叫分封藩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4:42:15
历史作业上的题,不懂,请教一下~~~~

藩王是指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一般拥有兵权,镇守一方。 有封国的亲王、郡王都可以称作藩王,不管是宗室可是外姓。

分封藩王是皇帝册封王子、亲族子弟、或有功的大臣为藩王,其拥有自己的领地,和世袭王位的权利。他们回到自己的王国去,叫做“归藩”,也叫“之国”。这些分封出去的王国是各自为政的,是有自己主权的,也是有自己财源的。

举例:

汉朝时,刘邦定下了异姓不分王,所以除了刘家子弟,没有异姓藩王。

清朝时,有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耿仲明封靖南王。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三人当年在清朝入关,入主中原时因功被顺治帝分封为藩王,袭封王爵。

以上,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各国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存在分封的情况。
最初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分封制,武王灭商后不久去世,传为成王,成王年幼,有周公辅政,周公就替周朝定下了分封制的统治天下的策略,就是将周朝的领土,按地域分封给有功重臣或者王室成员,这些重臣和王室成员就成为藩王,这些藩王听从周天子的号令,统治地方并作为周天子的臣子拱卫周天子的中央政府。象藩一样,藩就是篱笆,像保护中央政府的篱笆一样的王,说的直白一点就是。
后来的很多个朝代也都效法过西周的分封制,就是一朝的开国皇帝常常将自己手下的开国重臣,或者皇室成员分封成类似的藩王,只不过是形同而神不同,周朝的时候,周公坚信这种藩王于四方拱卫周天子中央的政治格局是一种牢固的天下治理策略,而后世的朝代,虽然分封众王,很大程度上却是,明知道分封众王会对日后的统治造成威胁,而不得不为之的情况,尤其是异姓诸侯王的分封,尤其属于这种情况。于是一个朝代初期一段时间,常常伴随着诸侯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