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文学高手啊,这几道试题该怎样答呢?救命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9:18:48
10.请以《国风》中的爱情诗为例,谈谈其所表现的宗法礼制下的人性自觉。 11.请你以《诗经》中的诗歌为例谈谈“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12.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下》说:“《易》象通于《诗》之比兴”,“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请你结合〈周易〉与〈诗经〉略作评述。
真是救命啊,这几道题是我们中文系明天的考试试题---唉呀,这可怎么办啊——————救命啊——————

1、第一道题我建议你读一下刘绪义的《诗经心得》一书,其中阐述了作者对于诗经中发乎人性的领悟。国风中的许多名篇名句都抒发了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对于人性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风 周南 关雎》),“信誓旦旦”(《国风 卫风 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国风 卫风 硕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国风 王风 采葛》),““衣冠楚楚”(《国风 曹风 蜉蝣》)
2、赋比兴是诗之所用。
赋是为平铺直叙,有开门见山之称,个人感觉多见于雅颂。举例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比就是比喻,有明暗之分,比较有名的如《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兴即为起兴,以无关事物为联想入手,引出诗人的感叹,个人感觉多见于风雅。蒹葭为兴,此外还有关雎为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立象尽意"的思维模式及象征表现虽然是《周易》突出的表意特征,但在远古文化领域,并不是巫术和哲学所独有的。用今天的文学艺术理论来衡量,这种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已具备了文学思维和艺术表现的本质特征.考察远古文学艺术的光辉代表《诗经》,我们从中发现了与《易》之象具有同等功能,二者可以互为印证的表意系统,那就是《诗》之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者,托事于物也",可见,兴对外在事物的依赖,在《诗经》中,兴也总是表现为具体形象。孔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颖达也说:"《诗》举诸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诗》之兴就是多以鸟兽草木等具体事物的形象而出现的。《易》也一样,它是观物取象的结果,在《周易》卦爻辞中也是以具体事物的形象而出现的。这正应了黑格尔的象征理论。《易》之象与《诗》之兴不都是象征表现吗?象征是什么呢?"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外在事物",二者首先在这一点上达到了统一。
二者在"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取象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