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厘头”与“黑色幽默”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5:01:57

无厘头
无厘头文化是香港一种在1990年代突然兴起的次文化,当中以周星驰为当中的佼佼者。这股文化一直主导整个十年的香港社会,直到亚洲金融风暴后才慢慢消退。

无厘头文化透过香港地区的喜剧影视作品及流行区而得以大力发展,后被华语地区广泛接受,成为被197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年轻人广泛接受的喜剧艺术表演形式,并逐渐运用于现实生活。

无厘头文化基于草根阶层的神经质的幽默表演方式,利用表面毫无逻辑关联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人物在矛盾冲突中所表现的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方式,往往滑稽可笑。一般人若不明白事件背后的“笑位”,就会不懂得笑。而当时学界中因为很多老师并不懂得学生因何而发笑,曾对这种“无厘头文化”大加鞭鞑。而事实上,这种文化的兴起,正正是因为当香港人对于自己生为香港人,不单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更要听命于两个毫无关系的超级大国(中国及英国)每天的政制争拗,因此感到无奈。所以就模仿中英联合声明中与会双方的对白,来发展出一种对社会现实无奈的呐喊。

这样的词语怎能广为流传呢?真让人奇怪。其实时至今天,周星驰受广东文化的影响,也很反感他的喜剧被称为“无厘头”,因为这个词叫人联想到的是“不用用脑、不用花心思”,而其实他们在拍片中经常为喜剧效果费尽了心机,为了一个出彩的镜头,剧中的每个演员通常都要N G超过15次。周更偏向于将他的作品称为悲喜剧,他总是关注小人物在生存压力面前的尴尬和窘迫。周星驰的电影并非没有内涵,很久以前拍的片子现在看来还是叫人忍俊不禁、笑中有泪。内地目前出现了许多网页研究“周星驰的现象”,这说明他的持久魅力。

这个词语本来不为北方人所知,但是从1990年开始,周星驰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一代宗师,拍出了一系列里程碑般的喜剧电影,这些电影全部说粤语对白,尤其是近年流行的俚语,迅速在社会上(尤其在青年中)形成一股风潮,电影界也因为周星驰独特的演绎风格和个人魅力涌出一股潮流,社会上就称此类影片为无厘头影片。

黑色幽默,英文名:black humor
美国现代文学流派 。盛行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65年 ,弗里德曼将12位作家的作品编为一本短篇小说集 ,题名《黑色幽默》,流派的名称由此而得。黑色幽默小说力求突出生存环境的荒谬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