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有没有神话的成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8:23:04
佛当然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问题是佛经是后人结集出来的啊。
佛经的结集(包括大乘佛法)会不会受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民间信仰影响而夹杂有神话的成分?
注:本人并没有任何批判佛经的意思,只是本人感到的佛经中的神话成分成了自己的障碍与执着,使自己很难起信。比如《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提到的忉利天,怎么感觉跟西游记里面玉皇大帝所在的天界似的,是真实存在,还是人们构想出来的虚幻的世界?在下初学佛法,还望各位师兄指教。

你的感觉是对的。不过,不是结集的人做假,也不是佛祖妄语。
佛说过,真相不可说。因此所说一切都非真相,佛经描写部分乃是佛祖依对象、依时间、依形势而说的。用来吸引信心的,请一定不要当真去计算一劫等于多少年、多少里。

佛经中当然有神话的部分,大乘佛经更多,篇幅更大。佛法的流变,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
你要知道2500年前印度人的根性,他们就吃那一套,所以佛经中加入点点“调料”,也是无可厚非的。就算是现在的人,吃那一套也不在少数,所以说是佛法中的“方便”。
要引小孩子入学求学,在学校里增设一点玩具,游乐设施,也不算是“邪说”吧。

历史上曾经有多次的佛经集结。第一次也就是阿难主持的那次最可靠,后来在世尊寂灭后几百年间的那几次集结,难免有些不实的成分。

有一种书叫:小说,
还有一种叫:剧本稿子.

根据剧情需要应变.

佛提倡不妄语并不代表自己真的不妄语(运动员兼裁判是有制度缺陷的)
而佛恰恰不会接受任何人的监督,这也是有制度缺陷的
不说的神一点就不会吸引人
所以肯定有神话的成分

当然有
三十三天之说,全佛教公认,并非虚构,不过是我们业障深重,福德微浅,眼力有限!钱文忠先生一个观点,可以解释出这是不是伪经,那就是佛门最基本的,任何佛教徒都要守五戒,其中一条,不能妄语,生活中说假话,或许会有佛教徒有,但是我想,在当时没有一个佛教徒会敢于创造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