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02:47:14

佛山得名的由来
  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昆耶舍尊者航海东来,在境内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寺传授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至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在塔坡出上掘地,得铜佛三等,就在岗上重建寺,供奉三尊铜佛。从此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这是佛山得名的由来,所以佛山有这样一句传统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到元末,这寺毁于战火。
  明洪武二十四年,乡人再重建寺宇,但这时塔坡岗附近,已逐渐有居民建筑房舍聚居,不便于建筑佛寺,击择地于郊重建(旧名石阁,现郊区环市公社朝东生产大队所属范围,即佛山地委党校现址的一部分),命名为塔坡古寺。到清光绪年间,寺僧勤安入京作法事,为慈德太后祝寿,得御赐佛经一批,勤安又在京募捐扩建佛寺,在寺内增建藏经楼贮藏这批佛经,所以塔坡古寺又称为经堂古寺。至于原来的塔坡寺,由乡人在此改建为古庙。供奉东岳大帝神象,改名为塔坡庙。
  后来年代久远,经过多次返修,为纪念这一佛山初地,在重修时,乡人特别在底前状卜,嵌上两块石块, 一块刻着“佛山初地”,另一块刻着“牧唱遗风” (古代佛山有八景,其中一景就叫“塔坡牧唱”)。另外,在庙前的水井上安上一块石牓,刻有“佛山、贞观二年”等字样。
  这些石刻的历史文物,在解放后已被佛山市博物馆拆去祖庙保存起来了。

2005年12月27日16:35 阅读 次
佛山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势低洼,河道纵横,属水网地带。在北回归线附近,常年气候温和,光照较多,雨量充沛,具有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佛山自古为海洲,秦汉时期,佛山尚是广州西南海道上洲岛群之一。晋唐时代,珠江支流西北两江上游冲积渐广,为早期珠江三角洲形成地带。佛山位于三角洲北部。宋代,仍为早期珠江三角洲,南宋以后海岸南移,佛山已成陆地。

佛山历史悠久。上溯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樵山已有原始聚落。市郊河宕村所挖掘的7处贝丘遗址,证实秦汉时这里已是颇具规模的农渔村落,属南海郡番昌县地。隋朝时,改广州为番州,分番禺县、南海县,佛山为南海县属,称季华乡。唐贞观二年(628年)始称佛山,仍为南海县属镇。明清时期与汉口、朱仙、景德并称我国四大镇。1949年置市,一直是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