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十娘看中国古代女性的爱情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0:03:38
论文

杜十娘并没有爱情。

作为六院名姝,杜十娘累财千金,意欲赎身其实易如反掌(百宝较之区区三百两简直天壤之别)。然而从良却不简单,出入青楼的怕也都不是可托付终身的人。这里撇开男女间如何产生爱情之微妙,若以“利益”驱使角度看,杜十娘选择李甲或许出于他的稍显忠厚。见惯浪荡纨绔的杜十娘以为寻到了救命稻草,可哪知于封建“沃土”之上根本生长不出这种稻草,因为地中缺少一种称之为男女平等的土壤。

古已有之的封建纲常与男子的绝对至尊,注定了女子丧失一切权利或是享受一切男子应允下的权利,包括爱情。从某种角度来讲,女子在爱情之上,绝对被动。虽说,皇帝的女儿嫁人叫“招驸马”,有挑选的意思。可大多也是皇帝拍板。公主们可挑的也只在皇帝老子御笔钦点的人中找个四肢健全、五官端正的。或是状元郎,或是大将军,或是皇亲国戚,或是异邦王储,总之,这嫁的是某位可为皇帝达成政治目的的人,因此没有地位的平民面姓即使才貌双全也难睹凤颜。皇家之内如此,普通人家亦难幸免。于是多的是包办捆绑,多的是新娘子洞房花烛夜才知夫君长相(倘使烛光昏暗那就得再过一夜),而岳父母却早已将贤婿的面貌烂熟于心。

在这种更似于父母“嫁给”婿的婚姻制度下(当然也不排除机缘巧合、称心如意,最后子孙满堂、白头偕老的,但想必先结婚后恋爱的观点到底不保险),我不知文成公主婚后是否幸福,但总也是万世歌颂。而貂婵虽说是受指使,但也该庆幸最后嫁了个叱咤风云的主,后人也没忘了她在铲除董卓功劳簿上的位置。可怜的是西施,牺牲了自己与范蠡的爱情,嫁了吴王。虽说于越国功劳一件,最后也与范蠡终成眷属,但女色祸国的骂名至今不绝于耳。为了避免这种命运,就有了站在父母权贵前说“不”的。可刘兰芝的反抗是投河,而杜十娘的反抗是沉江。倒是独孤皇后比较厉害,生前坚决不许杨紧纳妃,成了史上有名的或也是头一个“妻管严”。可也免不了死后戴上了顶大绿帽,杨坚终于还是续了弦。而这位妃子在爱情路上走的也不平坦。她先嫁隋文帝,后又被炀帝霸占,和王位、玉玺一起如东西般被继承了。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而我以为这恰是对所谓传统从一而终的贤妇观念的最大讽刺。

而封建男尊女卑思想的戕害于女性身上远不止于此。可怕之处在于大多女性不仅顺从甚至已迎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