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教教义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9:06:13

道教教义:
  一、敬天:物本乎天,道教自黄帝以来,即以敬天垂范,一般道观及教士在祈祷和供奉时,都以三清代表天,所谓三清,就是玉清、上清、太清。
  二、祀祖:人本乎祖,所以道教主张祀祖,要超渡祖先,祖先如能修持得道,能做到圣人、真人、做到仙人、就能以三清为归宿,所谓「圣登玉清、真登上清、先登太清。」如不经过修持,亦可用超渡的仪式,使祖先得到精神的归宿,这亦是教人要崇攻报德,不忘根本 。
  三、修道:修道可分为内功与外行两途,内功是指修养心性,培育品德而言,同时有指守生养气,炼丹服食,这是以精神修养及体内潜能发挥为主。外行是指积极行善,实践伦理道德为主。内功圆满,可以修合天人,反璞归真,成圣、成真、成仙,外行圆满,亦可得到 同样的效果。
  四、行教:凡是在敬天祀神,超渡祖先时,用一定的科仪,修斋建醮,上通神明,可以使祖先上登三清之门,在所祈福禳灾时,诵经拜忏,悔悟罪咎,亦可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五、救人:如吾祖张道陵天师和历代天师以及道教正道之士,用符箓神水治疗疾病,解除痛苦,其功效出神入化,可以制服妖魔,可以扶持正气,使人精神振作,起死回生,这就是救人。
  六、利物:「道德经」有云:「生之畜之,生而不持,为而不有」又云「任万物之性而代生,因万物之性而长养」这就是天道,要本天地好生之德,爱护动物,培植生物,戒杀放生,这就是利物。
  七、济世:主张以道治国,以教化民,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之旨,做到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就是济世原谅!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