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发现了<施琅大将军>这部电视剧的重大历史错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4:04:38
在这部反对国家分裂的电视剧中有多处重大历史错误,你能找出来吗?

慕名看了10分钟央视黄金时段的〈施琅大将军〉,笑着换了台。
不能不笑啊,一会的时间就出现了三个女扮男装的角色,有大将军的干女儿,姚启圣的女儿,还有个延平王的公主……反正个个都撒娇卖乖像还珠格格,然后看见年轻英俊的康熙皇帝从办公室出来(办公室里挂着大清朝的地图,居然画得相当规范!连虚线都有!台湾赫然在列),在湖边坐下问身旁太监:你见过大海没?回答:没有。又说:朕也没见过。又问太监:你知道台湾有多大?太监说了两句不得体的话挨了骂,但是康熙紧跟着也叹气说,到底啥样我也搞不清。
那你挂地图是干什么吃的??
千万不要小看了央视在历史问题上戏说的巨大影响力!有了〈雍正王朝〉,满世界里突然间‘王朝’这样的字眼就到处都是了,好些名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雍正做过那么多好事!原来雍正把国家财政储备提高了那么多!又播了还想再活500年的康熙,许多的人就此把“大帝”“大帝”的就挂嘴边了,好象以前还有点自卑,因为德国有大帝,希腊有大帝,俄国有大帝,终于我们自己也有大帝了,长吁口气先。
播施琅的故事是什么意图不难理解,本来就是让大家理解的,但是有个问题就在于:这个人,不合适作为高大全人物摆放在高处。
首先,站在汉民族角度,施琅是不折不扣的满清鹰犬,说他是汉奸一点也不为过。
比如康熙六年他上〈边患宜靖疏〉,其中写到:“堂堂天朝,万国宾服,岂容此余灰以滋蔓患日。”
谁是余灰啊?是谁的余灰呢?谁是天朝啊,是谁的天朝呢?
1651年7月这个家伙就叛投满清了,那时候南明还在,郑成功还在,台湾还在荷兰的手里,满清还远没有征服整个中国。
清朝文献里,说这位施琅先生是因为看不惯郑成功的军队到处强抢民女而与之发生矛盾的,后来郑成功又为了亲兵事件杀害了施琅父兄,总之,在那个汉族阵营里,充满了丑恶,大清啊,我来了----师琅同志毅然决然地弃明投清了。
这条恶狗紧跟着就参加了对南中国的大举征伐,六年后就升任同安总兵,再过一年又升任福建水师提督,他的刀下,应该没少流同族人的鲜血吧?!
施琅对于武力攻伐,有一种狂热。
满清内部对于攻灭郑氏甚至都没有统一思想,康熙也还一直持有谈判的意思,惟独这位施琅,一心兴兵,康熙三年升官到靖海将军后如同打了鸡血,5个月的时间里两度起兵,都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