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播性,激发性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6:27:59
填一个空

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以下特性:
1.计算机病毒的程序性(可执行性) 计算机病毒与其他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 是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上,因此它享有一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在病毒运行时,与合 法程序争夺系统的控制权。 计算机病毒只有当它在计算机内得以运行时,才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等活性。也就是 说计算机CPU的控制权是关键问题。若计算机在正常程序控制下运行,而不运行带病毒 的程序,则这台计算机总是可靠的。在这台计算机上可以查看病毒文件的名字,查看计 算机病毒的代码,打印病毒的代码,甚至拷贝病毒程序,却都不会感染上病毒。反病毒技 术人员整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他们的计算机虽也存有各种计算机病毒的代码,但 已置这些病毒于控制之下,计算机不会运行病毒程序,整个系统是安全的。相反,计算机病 毒一经在计算机上运行,在同一台计算机内病毒程序与正常系统程序,或某种病毒与其他 病毒程序争夺系统控制权时往往会造成系统崩溃,导致计算机瘫痪。反病毒技术就是要 提前取得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权,识别出计算机病毒的代码和行为,阻止其取得系统控制 权。反病毒技术的优劣就是体现在这一点上。一个好的抗病毒系统应该不仅能可靠地识 别出已知计算机病毒的代码,阻止其运行或旁路掉其对系统的控制权(实现安全带毒运 行被感染程序),还应该识别出未知计算机病毒在系统内的行为,阻止其传染和破坏系 统的行动。
2.计算机病理的传染性 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在生物界,病毒通过传染从一个生物体扩散到另一个生物 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它可得到大量繁殖,并使被感染的生物体表现出病症甚至死亡。同 样,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在某些 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瘫痪。与生物病毒不同的是,计算机病毒是一段 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段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 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 目我。只要一台计算机染毒,如不及时处理,那么病毒会在这台机子上迅速扩散,其中的大 量文件(一般是可执行文件)会被感染。而被感染的文件又成了新的传染源,再与其他机器 进行数据交换或通过网络接触,病毒会继续进行传染。 正常的计算机程序一般是不会将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