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在佛教中有哪些比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51:47

五树六花   五树: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高榕(Ficus altissima)   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ra)   槟榔(Areca catechu)   糖棕(Borassus flabillifer)   六花: 荷花(Nelumbo nucifera)   文殊兰(Crinum amabile)   黄姜花(Hedychium chrysoleucum)   鸡蛋花(Plumeria rubra)   缅桂花(Michelia champaca)   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   傣族之所以确定“五树六花”为象征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密切关系。 在“五树六花”之中,至少有四种树、两种花是佛教的礼仪植物。这四种树是菩提树、高榕、贝叶棕和铁力木;两种花是莲花和无忧花。   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由于有很强的生态意识,加之傣族是有悠久稻作历史的民族,所以他们选址建寨,十分讲究环境条件。他们建寨总是选择靠近森林,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的平坝,总是青山环绕,绿水长流。人们不光注意选择、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而且还特别注意保护、移植一些珍贵的植物。他们把一些古树名花作为傣族家园的象征物,最典型的就是“五树六花”。   西双版纳的佛寺,根据教规,除必有一尊释迦牟尼的塑像,不少5个僧侣外,佛寺庭园中还栽培着100多种佛事活动有关的植物,在众多的佛教植物中以“五树六花”为基本特征。   在“五树六花”之中,至少有四种树、两种花是佛教的礼仪植物。这四种树是菩提树、高榕、贝叶棕和铁力木;两种花是莲花和无忧花。   据佛经介绍,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的几个关键时刻都与植物连在一起;他降生于他的外婆家花园里的一株无忧花树下,成佛于一株菩提树下和圆寂于两株娑罗双树下。这样,佛教便和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