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成拳的丹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7:23:13
意拳拳谱原文:
鹰桩:是意拳的掌法的基础桩,要多站。

鹰桩之站法是,不丁不八,腋半虚,肘微曲,两臂向左右大伸约45度,左掌心向左举,右掌心向右前,指尖向上,再向前约45度。

比较重要的是弹跳桩:最初,这个桩的站法是两脚一肩宽,足根悬起,全身重量,放在足趾和前脚掌。两臂曲蓄,高举过顶,掌向上托,后来我觉察到,这种站法,有副作用,站别的桩,日久了,气已入丹田,即已在膈膜下了,但一站此桩,就有气上浮于胸的感觉。为此,我将此桩改了,下身不变上身改为,杠杆桩的上式,这样站一个等于两个桩都站了,此桩的作用在于培蓄两脚,两腿的弹力,意拳,打的是践拳。手起脚起,手落脚落,力生于根,讲究脚落力出,两脚无弹力是不行的,因此,此桩要天天站。

以上这段出自王芗斋先生的意拳谱。我产查多很多大成拳(意拳)资料,都说大成拳不讲丹田不讲气,只要按要求好好站就可以锻炼身体。但是看到该拳谱后,感觉大成拳应该是讲丹田气的。
请教广大武友详细一下大成拳的丹田怎么练怎么收功。

我来回答。
大成拳(也即意拳),确实是不讲究练丹田和内气的,这里的不讲丹田不讲气是芗翁为了突出意拳之本质:意。是与其他的内外家功夫相比较而来的。诸如外家气功,首重丹田内气的锻炼,以此作为内力的根本;内家也讲究练气,以气作为劲力的基础。作为内家拳术的大成拳,其发源于形意拳,当然也离不开内气的锻炼。意拳的养生桩就是为了培养锻炼内气,技击桩则是为了培养锻炼内劲。当然,大成拳已经在修炼方法上实现了很多突破,不重外形重内涵,不重动作重意感,与一般拳术功力的训练大为不同。为了避免学者同其他拳术的内功训练混淆而难以入门,芗翁特别强调不主张气沉丹田,事实上,意拳虽不刻意练气气却很强,不刻意练丹田丹田却很充实。芗翁此文表明,在意拳修炼中虽不专门练丹田内气,却不是完全不顾,还是要时时根据自身的(丹田、气感等)感受去调整自己的练功状态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修炼意拳不要像练其他内功一样纳气引气,只要按意拳的要领去练;同时对气感不过于追求,却要时刻细心体会,并据此调整自己的练功状态。

我也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大成拳的东西,全都没提过丹田这两个字。看来大成拳的真传可能没有了吧

意拳,这种拳术在武术界可谓独特。意拳是王芗斋老先生是在形意拳的三体桩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你可看一看马礼堂的《养气功》,里面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