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降低DNA芯片的杂交背景(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0:04:28
我们实验室是专门做DNA芯片杂交的。我们用不对称PCR的方法扩增单链作为杂交的探针,但是我们用的是国外进口的酶和BUFFER。我们想降低实验成本,同时也想支持一下国内的生物公司,于是我们决定选择国内厂商的酶和BUFFER。但是我们用的几家国内厂商的产品扩增的非常好,但是杂交的时候北京比较强烈,不如国外的试剂好用。在结果上来看,好像是冲洗的过程中洗涤的不是那么干净,因为在冲洗的下游方向有彗星状的拖尾现象。
我们PCR完毕以后用的是分子筛纯化的DNA。
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请各位大虾不吝赐教。
谢谢!

芯片制备方法:两大类:一类是原位合成;一类是预合成后点样。
原位合成:适用于寡核苷酸,通过光引导蚀刻技术。已有P53、P450,BRCAI/BRCA2 等基因突变的基因芯片。
预合成后点样:是将提取或合成好的多肽、蛋白、寡核苷酸、cDNA、基因组DAN等 通过特定的高速点样机器人直接点在芯片上。由于该技术相对简易低 廉,被国内外广泛使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芯片大多采用这一技术制作的。
接触式点样:是指打印针从多孔板取出样品后直接打印在芯片上。打印时针头与芯片接触。优点是探针密度高,通常一平方厘米可打印2500个探针。 缺点是定量准确性及重现性不太好。
非接触式点样:针头与芯片保持一定距离。优点是定量准确重现性好,缺点是喷印的斑点大,密度低。通常一平方厘米只有400点。但是日本佳能公司 能把喷印点直径大小由150-100μm降到30-25μm。可将哺乳动物整个基因组DNA点阵于一张芯片上成为可能。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