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若秋菊何妨瘦 清到梅花三春寒的出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1:13:17

淡如秋菊何妨瘦 清到梅花不畏寒
  此联作者姚步瀛,清同治进士,曾任湖南慈利知县,为官清正,这是他为官署题写的对联。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宋·陆游《晚菊》)上联以秋菊明志,警策自己淡泊名利,宁静处世。时值秋天,草木凋零,山寒水瘦,唯独菊花“不随众草出,能后百花荣。”(明·李梦阳《菊花》)傲霜临风,竞放吐艳,姿容万千,清香阵阵。正如南宋诗人陆游所咏:“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数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陶渊明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盖以菊配松也余读而感之因赋此诗》)。

  上联是说,只要有人淡如菊的品格和操守,不妨人如秋菊瘦。

  其实,古往今来,人们喜爱菊花,除了它象征的品格以外,它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元·冕《白梅》)。下联以梅花为喻,激励自己要清身洁己,贫而乐道。在我国,梅与松、竹向有岁寒三友的美誉。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素爱梅花,不仅积累了种梅的丰富经验和赏梅的高雅情趣,而且留下了至今留传不绝的咏梅诗词。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写梅之风韵:“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明·高启《梅花》),状梅之体态;“冰姿不怕雪霜侵”(清·秋瑾《梅》),“凌厉冰霜节愈坚”(宋·陆游《射的山观梅》),赞梅坚贞不屈的品格。有了“清到梅花”的品格,自然就有“不畏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