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有教无类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17:27

有教无类: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贫穷、地域等)的区分。
这是孔子提出的思想。孔子主张全民教育,教育没有富贵贫贱、天资优劣智愚、等级地位高低、地域远近、善恶不同等之分。
捷克著名教育家美纽斯提出:“教育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然而教育的全民化在人类社会上却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大家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所以教育没有阶级性,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但仍有差异;在奴隶社会,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才能享受教育权,此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并身体力行,首次创办私学,使许多如子路和颜回般家庭贫穷的人也有机会学习;封建社会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学官还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型显得更为鲜明充分。2005年,全球经济论坛成立了“一个孩子一台电脑”协会,这个协会以零利润致力于研发100美元笔记本电脑,其目的是让那些发展中甚至不发达地区的孩子与发达国家的孩子一样,都享有自由开拓、尝试并且自由表达自己的机会。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的中心思想。它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不能受地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