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的涌入如何使通涨率升高呢希望有详细的推导谢谢大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6:12:06

当前由于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人民币升值的诱惑、以及美元贬值的压力,国际热钱以各种表现形式流入中国,在下试着从这个角度出发解答楼主的问题。

一,热钱以贸易的形式进入
通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形式流入的热钱大幅增加,体现为我国的贸易顺差。由于我国内部只能使用人民币交易,所以为结汇需要,必须发行等同数额的人民币。
这样,所有的顺差体现为了多余的人民币的流动性,增加了国内货币的供应量,推动了通货膨胀的升高。

二,热钱以投资的形式进入
就和贸易顺差一样,一般很难分辨投资和投机的区别。跨国公司可以投资国内子公司,国外金融机构用多种方式让资金流入中国。
这些资金为了享受利息差、人民币升值、资产升值三大好处,进入股市、期货和不动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的快速膨胀。

三,从个人帐户进入的热钱
在2008年上半年,通过私人换汇流入的热钱,正在以百分之几百的增速上升,机理就不多说了。但这些钱最终都会出现在股市,房产等任何可以投机的领域,同样推进了资产价格的上升。

这些不同形式进入的热钱就这样升高了国内的通货膨胀速度。
也可以从其它角度出发进行同样的分析。

首先是热钱进来对经济造成推波助澜的虚假繁荣。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热钱在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同时,乘机在其他市场如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不断寻找套利机会。如最明显的莫过于房地产市场。最近两年多来,我国房地产价格直线上升,全国房地产价格涨幅在12%以上,远远超过消费物价指数,尤其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些大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20%以上,甚至达到50%。即使2004年严厉的宏观调控也没有抑制房价的急剧上涨,因此,不能排除一些套利资本进入了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其次热钱大量进入,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扰乱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加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2004年全年基础货币投放达到6600 多亿元人民币,按照上文测算大约1000亿美元的热钱流入,就有8000多亿元人民币,因此,仅仅热钱流入就超过了全年的基础货币投放额。这迫使央行在公开市场大量运用央行票据强行冲销,仅2004年央行就发行了近1.5万亿元票据对冲,这大大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