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引起的经济案例及相关法律责任承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0:04:55
我有三叔事先误入传销组织,组织上级说是做生意,收入很高,要我三叔邀请我五叔一起做生意,一起赚钱。在我三叔不知道的情况下,打电话邀请我五叔一起做生意。后来我五叔带了20000元前,加入了传销组织。后来两人知道被骗了,就偷偷设法回家了。我三叔丢了40000元。回家后,我五叔把责任推到我三叔身上,问他要20000元,没有借条。我五叔要起诉,告我三叔,
请问法律高手和有类似问题处理经验的朋友给予所有可能情况和处理办法的回复。

1997年,由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传销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给予传销合法的地位,同时对传销企业的设立运作、传销员的资格和管理作了严格的限制,并且有一些法律责任条款保证对传销活动的监控。
1998年4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
1998年6月18日,国家出台了《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2年2月21日,国家再次发布《关于〈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中有关问题的规定》。
只有已经被废止的《传销管理办法》属于国务院的部门规章,而《全面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是国务院的“红头文件”,严格的讲,并不属于规章的立法形式禁止传销条例

禁止传销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止欺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查处传销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建立查处传销工作的协调机制,对查处传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查处传销行为。

  第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传销行为,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举报传销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调查核实,依法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经调查属实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传销行为的种类与查处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