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观其皎,常无观其妙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5:40:33
道教的经义~~

禅宗有将月比心之喻,“皎”之一字,可见是月;
若说此真心为有,何以不能见闻觉知;此心本为空性,故众生不知其有,虽空而妙用无穷。而以其妙用,能生万法;经云:“山河大地咸是妙明心中物”。
若说此真心为无,何以人人具足;若无此心之永不生灭,众生依仗何物而轮回生死?若无此心之永不生灭,诸佛何以圆成佛道?经云“不生不灭,不净不垢,不增不减”
此心常在,观其皎洁不染如莲花;此心常无,观其于空性之中出生一切法。

通行本的老子第一章,有一句话: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我想,你这句话大概就是从老子这句话里演化出来的吧。把你那句话,有和无,后面都加个欲字读读就知道了。

这是修行的两种互相依存和证明的境界。
要弄明白的话首先应该弄清楚佛法里面的色和空的含义,然后知道有和无的含义。以及它们的辨证关系。
建议你先下载佛教的 心经详解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