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直销的保健品那么多,叫人眼花缭乱 无所适从,肯定是利润大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16:51:32

雅芳终于拿到直销试点的牌照,而此前公关力度颇大的安利却先失一局,还在焦虑的等待之中。之所以如此,与两者在中国有着不同的直销运营模式有关。前者,以转型彻底著称,大力发展以专卖店为核心的销售网络,成为单层次直销企业的代表,而安利却仍然被视为多层次直销的典型。除此之外,还与安利的产品、特别是保健产品在中国受到争议颇有关系。

  日前,中国商务部已经明确:直销产品将只能是保健品、化妆品和日用生活品三大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开始直销运作的内资企业至少在1000家以上,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而他们又大部分属于保健品企业,这些企业无不“望穿秋水”,希望能拿到直销牌照。
  但商务部对此却不无谨慎,《直销法》的出台仍然犹抱琵琶。一开始的传言是在去年底、入世三周年的时候出台;后又传言今年5月份出台;近日,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又声明,我国就商业直销进行立法的条件还不成熟,目前只能以直销条例的方式进行规范。直销条例草案虽已起草完毕,提交国务院,但何时出台尚没有时间表。

  有关政府部门审慎的背后是混乱的保健品直销业。从世界直销业的发展来看,直销业作为产品营销的一种模式,许多国家并没有严格禁止其发展,相反还在法律上给予肯定。在中国,由于前些年传销业的声名狼藉,使得社会公众对传销、直销业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导致传销与直销在相当长时间内被“一棒子打死”。但随着中国入世和政府市场监管能力的加强,直销试点和立法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目前,保健品巨大的市场诱惑和对保健品严重的信任危机交织在一起,许多保健品企业纷纷想通过直销来拯救危难的保健品业。

  我们看到,保健品业危机重重,传统的保健品销售费用不断增高,巨额广告费和促销费已成为众多保健品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随着同质化产品的不断涌现和消费者的日趋理性,广告的效果也大为削弱。不断增长的卖场进场费、货架费等更是让企业苦不堪言,使得急需资金投放广告的生产商雪上加霜。而更主要的是,保健品行业一直面临深度的信任危机,借助媒体炒作的传统营销方式风险太大,使得许多保健品企业只能各领风骚一、两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保健品企业不免把将出台的直销法看成是救命稻草。

  直销这种面对面的营销方式,特别适合保健品销售,除了可以减少中间的流通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