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类,蛋白质等只有在酶,酸或碱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水解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4:06:16

催化剂
酶,减少化学所需的活化能,但反应前后成分没变,不过酶活性会随时间推移而呈减弱趋势..酶使蛋白质水解属于复杂有机反应,不过大体上原理同以下一样.
酸,碱..催化剂.......酸,无论有机/无机,弱/强电解质..都是出[H]离子...即是要促进水电离成[H+]与[OH-],但酸则使水多向[H+]方向..蛋白质水解,你都知的吧,俗点可以理解为加水[H]与[OH]..蛋白质的水解,就是在分解成若个氨基酸/若种氨基酸后,在失[H]的地方补上[H],同理,在失[OH]上补上[OH],即羟基....................................对于碱...只是在促水电离方向上与酸相反..........如果用的是强碱例NaOH,不仅加上[OH],还可能该强碱还和加上[OH]的氨基酸上的[OH]反应[若该氨基酸加上[OH]后可以形成[-COOH]],生成[-COONa]....
总的来说.蛋白质水解就是加"水",酶,酸或碱的条件可以完成这一任务,所以就是要这些条件啦
这些都是知识细节的积累................打得很累啊
虽然高考完才过不久,但我还记得那么多..能帮到人,很开心啊
今年的广西高考.....闷..............

因为酶,酸和碱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酸或碱是与蛋白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而酶只是降低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并非与糖类、蛋白质发生了化学反应。换句话说,正常情况下糖类、蛋白质的分解假设需要100,000J,而在酶促反应中可能仅需要1,000J,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即:就算没有酶,只要能量达到100,000J,那么蛋白质也可以被分解。

活化能的概念: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