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案件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2:50:39
15周岁的张某外表成熟,常被陌生人误认为已满20周岁,其研究创造的一个发明获得专利,该专利的市场估价是70000元,张某将该专利以10000元的价格转让给某公司,用转让所得的1080元购买继续进行相关创造的材料,用4920元购买电脑一台,张某的上述行为均未告诉父母,而对父亲谎称国外的叔父赠予其55000元,张某的父亲认为张某不需要这笔钱遂将55000元以张某名义捐献给某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张某在学校和赵某谈恋爱,感情非常的好,因此立了一份遗嘱,在遗嘱中指定若其死亡所有的财产都遗留给赵某。张某的同学李某17周岁父亲早逝,由于家境贫困已经退学参加了工作,并用其收入抚养其残迹的母亲,现李某将其一架已经不再使用的钢琴(价值1万元)赠与给了张某。
【问题】
1.张某转让专利的行为的效力如何?
2.张某购买材料的行为效力如何?
3.张某购买电脑的行为效力如何?
4.张某的父亲捐款的行为效力如何?
5.张某所立遗嘱属于什么性质?其效力如何?为什么?
6、李某赠与张某钢琴的效力如何?为什么?

转让专利权有效
张某15岁,根据法律规定,14岁以上公民,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对于个人的专利是拥有相应的权利的,其监护人应当尊重其个人决定,不能擅自变更他人决定。15岁是拥有对其专利的处分权利。
第二,15岁,购买材料行为有效
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因为这笔钱属于其个人,而不是家庭财产。
第三,也是有效,同上
第四,无效
因为张的父亲未征得张的许可。监护人在行使监护权时候,必须尊重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擅自为子女做主,而且张某15岁,已经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可以对部分行为主张权利的。
第五,遗嘱属于赠与遗嘱。有效。
公民拥有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权,即使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其遗嘱表达其真实意愿的,属于真实有效,法律是予以承认的。
第六,赠与无效
17周岁依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这个钢琴和张某的专利不同,属于其家庭财产而不是李某个人财产,李某在处分的时候,必须征得其父母同意,否则赠与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