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的七层协议和它们与数据传输的关系,并选取2个协议分析说明其工作过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0:17:27
thank

从低层向高层说起吧:
一,物理层:(1)它的主要功能:通过规定物理设备和物理媒体之间的接口技术,实现物理设备之间的比特流透明传输(包括DTE-DTE和DCE-DCE之间的比特流传输)。
(2)它的服务:建立、维持和释放物理连接(标识物理连接、选择服务质量:速率、延迟、传输误码率等),并在物理连接上透明传输比特流(包括排序和故障通知等)。
它们工作都是按照相应的协议来进行工作的。
二,数据链路层:

它的主要功能:

(1)提供数据链路:数据链路是指活动着的物理连接,通信之前,收/发双方互相联系而建立;传输完毕,双方协商而释放。
(2)提供流量控制:采用流量控制技术(等-停协议、窗口机制等),解决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3)提供差错处理:采用差错处理技术,变不可靠的物理连接为可靠的数据链路,从而保证点-点的数据传输正确性。

它的服务:
(1)标识和维护数据链路(建立和释放,以及选择服务质量,差错处理机制等)。
(2)传输数据链路层数据单元,定义数据帧格式;施行流量控制;进行差错通知(无法处理的差错情况,告知上层用户)。
三,网络层:
它的主要功能:
(1) 提供编址和路由技术,确保用户数据可以进行端-端传输。
(2) 利用复用/解复用技术,使得多对用户的数据可以交织在同一条数据链路上传输。
(3)利用分组作为实体之间交换的一种数据结构(数据块),提供分组/组装功能。

它的服务和协议:

服务:网络层可提供的服务包括:确定网络地址、标识网络连接、传输数据、分组装拆、排序(按提交顺序投递给用户)、流量控制(限制用户一次性提交给网络的分组个数)等。

协议:
(1)分组交换网:CCITT X.25建议(X.25分组交换网)
(2) 局域网:IP协议、IPX协议
(3) Internet:IP协议

以上所说的是OSI模型的低三层,如果你想往网络这方面有所发展,特别是想使自己有一定的排错能力,那么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