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爸爸的全自动血流变测量报告 请专家看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8:48:20
全血高切200/S 5.98
全血中切40/S 7.12
全血中切30/S 7.50
全血低切10/S 13.18
全血低切1/S 14.64
血浆粘度mpa.s 1.61
红细胞压积L/L 0.57
高切还原粘度 8.74
中切还原黏度 11.40
低切还原粘度23.94
红细胞聚集指数 9.12
红细胞变形指数 0.72
血沉mm/H 11.86
血沉方程K值 89.64
红细胞计数 6.15
红细胞电泳时间 22.43
卡松黏度 2.63
卡松屈服应力 14.84
红细胞内黏度mpa.S 1.25
全血高切流阻e9.SI 41.81
全血中切流阻e9.SI 52.41
全血低切流阻e9.SI 80.51
纤维蛋白原g/L 3.37
红细胞聚集系数VAL 8.12
相对黏度Br 4.44
请问有什么问题吗 以后在饮食等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哦,这个各个实验室的结果参考值是不一样的,因为比如切变率,同样是高切,你的是200转/秒,人家的是300转/秒,中切你的是40转和30转,人家是50转/秒,这样就完全不同了。
你可以和您父亲医院的参考值比较一下的。但是请注意,一定最重要的是要看还原粘度,为什么呢,因为血粘度影响最大的一个是红细胞压积,也就是说和你父亲血液中红细胞比例有密切关系,如果你父亲红细胞压积高了,那么血液中红细胞比例高,也就容易造成血粘度的增高,这个是血粘度增高最重要的因素,就好比房子里人多了,就比较拥挤一样,血液中红细胞比例高了,那么彼此间互相摩擦不就多了,血粘度也高了。我们用还原粘度就是扣除了红细胞压积以后看情况的。
造成红细胞压积高的原因最常见的是血液浓缩,你早晨空腹抽血,经过一夜,晚上不可能多喝水,从呼吸道、皮肤,以及早晨起来如厕,那么水分丢失非常多,没有及时补充,血液肯定是一定程度浓缩的,那么这样红细胞压积增高,那么血粘度增高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下次抽血前喝点水,不就好了。
可是不少医院的医生就是喜欢看到这样一个血粘度增高的结果不分清红皂白,给你大量所谓改善血粘度的药物,这个我都不好说了。
后面的聚集指数什么的,都是前面的附加指数,意义更加不大。
最后纤维蛋白原,一般是2-4g/L,为正常值。
我们其实现在发现血液流变学,所谓的血粘度其实真正的临床意义不是那么大的,但是有不少基层医院都争着做,大医院相对就不那么积极了。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不止一次呼吁,不要这样忽悠大家了。这个估计利益驱使也没有人听的。大家凭良心吧,别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