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经典中,对鬼、灵魂的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8:10:17
我需要的答案是出自道教原典,就是要引经据典证明解说是出自道教。

《黄帝书》曰:“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 有。”形,必终者也;天地终乎?与我偕终。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 进乎本不久。有生则复于不生,有形则复于无形。不生者,非本不生者;无形者, 非本无形者也。生者,理之必终者也。终者不得不终,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而 欲恒其生,画其终,惑于数也。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而散, 属地浊而聚。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黄帝曰: “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我存?”

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秉躯,体本一无。元精云布,因气托初。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筑垣城郭。城郭完全,人物乃安。爰 斯之时,情和乾坤。乾动而直,气布精流;坤静而翕,为道舍庐。刚施而退,柔化以滋。九还七返,八归六居。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则水定火,五行之初。上善若水,清而无瑕。道之形象,真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类如鸡子,白黑相符,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铅。

假如有的话,单元未来可以展现的更加美好的哦,未来要出现转机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希望和未来哦

道德经,庄子,逍遥游
鬼是阴,灵魂为阳。其实就是生魂死魄。